2022(3):1-5.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3.001
摘要:以功能复合的济南市黄河大道快速路为例,从集约利用地下空间资源和服务城市发展出发,系统地研究了路轨共建的城市地下快速路的线位走向、敷设形式、出入口布置、标准横断面布置,对关键节点、结构工程、防灾救援、智慧交通等进行了重点分析与设计,为类似工程提供了一定参考。
2022(3):6-11.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3.002
摘要: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拓展,特大、超大城市核心区交通需求旺盛,核心区路网结构性缺陷等导致交通需求与道路供给的客观矛盾。通过分析城市核心区内涵,研判城市核心区用地开发特征及典型交通问题,提出城市核心区地下道路规划策略。以成都市高新南区益州大道地下道路规划设计为案例,制定了城市核心区地下道路规划设计方案,可为特大、超大城市核心区地下道路发展提供参考。
2022(3):12-15.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3.003
摘要:为响应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西南片区城市以城建项目为主抓手,深入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切实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由此产生了城市道路规划修编与城市战略发展步伐不协调的问题。以贵阳市花冠路南段道路工程为实例,通过对项目建设条件和不同方案的分析对比,探讨了山区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同步条件下的道路设计要点。
2022(3):16-19,23.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3.004
摘要:基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背景,以太仓市为例,研究组团城市快速通道分布体系。研究显示,与单中心城市相比,“组团式”城市的交通出行特征有显著差异性,主要以组团联系和组团内部交通为主,大流量廊道基本沿着组团OD(交通出行量)走向,但又存在中间大量的郊区段并伴随一定的潮汐交通现象。研究表明:组团城市建设快速路是完全可行的,快速路在选线上要以组团联系为主,形态上以服务大客运OD为主。另外快速路的末端可采用快捷路(或主干路)衔接,延伸快速路敷设范围,近期保证设施效益的最大化,远期也可进行快捷路快速化改造,实现城市快速路网络化布局的可能。
2022(3):20-23.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3.005
摘要:为了把位于恩施市中心城区北侧的金龙大道北段(沪蓉高速连接线-龙凤坝318国道)建设成引领、带动周边区域发展的核心基础设施,首先根据“生态、现代、畅通、特色”的要求,确定了道路的功能定位和设计理念,在此基础上,介绍了道路的平纵设计 ,重点介绍了道路不同段落采用的不同横断面布置形式。所采用的方法和设计思路对于山区高标准城市道路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2022(3):24-25,31.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3.006
摘要:由于前后建设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对于基层结构的处理成为沿海城市的道路,特别是交通量较大的次干道、主干道等改建设计工作的重点。针对这一现象,从城市交通情况分析和路基材料强度变化的角度出发,对路面结构设计进行分析,并结合实例提出了处理的办法。
2022(3):26-28.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3.007
摘要:结合张家口市崇礼区城市道路提升改造项目的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城市道路提升改造的原则、实施细节、改造方案等,为类似改造工程提供了参考实例。
2022(3):29-31.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3.008
摘要:在分析城郊公路与市政道路服务功能区别的基础上,论述了城郊公路实施市政化改造过程中横断面设计阶段的基本原则以及决策主要影响要素,明确实施市政化改造后道路应以市政用途为主导,同时建议在横断面设计阶段确定一级及以上等级公路改造后采用4幅及2幅路、二级及以下等级公路改造后采用3幅及单幅路;最后推荐了各车道宽度。
2022(3):32-34.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3.009
摘要:针对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病害的不断产生,路面使用年限越来越短,分析了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中纤维封层中不同种类材料的特性,给出了各种材料的最佳选取原则,并对纤维封层的技术特性以及施工工艺流程进行了分析,为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养护维修等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2022(3):35-40.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3.010
摘要:针对800 m级超大跨径钢管混凝土拱桥的需求,提出了单叶双曲面状变截面钢管混凝土飞燕拱与自锚悬索的组合桥。钢管混凝土飞燕式拱桥的推力可与自锚悬索桥的拉力平衡,形成自平衡结构体系,且以拱肋结构受力为主,自锚悬索体系受力为辅,两者协同工作,优势互补;另外,由于采用了单叶双曲面状变截面钢管的四肢空间桁架拱肋结构形式,从而能减轻跨中拱肋节段结构自重,降低跨中节段施工吊装风险和难度,增加拱脚处截面尺寸,使得拱桥结构的质量中心和刚度中心有效降低,增加了组合桥的稳定性。将组合桥这一结构形式应用于实际工程中,进行工程参数设计,并根据建立的Midas有限元模型进行内力分析计算、模态分析和屈曲分析,验证了该结构技术措施的优越性。
2022(3):41-44.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3.011
摘要:针对斜拉桥景观性的设计要求,利用卵形曲线的数学方程,提出了一种卵形拱桥塔的空间索面景观斜拉桥。与传统的抛物线拱形桥塔斜拉桥相比,卵形拱桥塔拱脚两腿收拢,减少了基础尺寸,顶部宽阔,分散布置三维空间缆索,斜拉桥的景观效果更佳。结合实际工程,进行工程参数设计,建立Midas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静力分析和模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卵形拱桥塔的空间索面斜拉桥具有良好的空间结构刚度。
2022(3):45-50.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3.012
摘要:为了分析钢箱-混凝土组合曲线梁桥的长期爬移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可能的防控措施,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钢箱-混凝土组合曲线梁桥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分别提出了支座摩擦滑移、长期精细温度场以及车辆离心力的模拟方法,分析了在这几种因素共同作用下曲线梁桥支座连续2 a的切向、径向位移变化规律,为钢箱-混凝土组合曲线梁桥的爬移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2022(3):51-54.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3.013
摘要:武汉市左岸大道通顺河桥采用210 m下承式钢箱提篮系杆拱桥,为双向六车道带人非混行道的城市快速路桥梁。主拱采用提篮式钢箱拱,主梁采用“钢纵横格子梁+混凝土桥面板”式组合梁体系,主纵梁兼作刚性系梁,主纵梁箱内设置钢绞线柔性系杆索。主体结构采用顶推法施工。桥梁方案的设计构思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2022(3):55-59.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3.014
摘要:齐鲁黄河大桥是济南北跨携河发展的“三桥一隧”战略通道之一,直接联系南岸组团与北岸桑梓店地区中心,项目建设对济南市实现北跨发展建设黄河新区、建设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有重要意义。基于桥位建设条件和限制因素,综合考虑技术条件、工程造价、环境影响等因素,对齐鲁黄河大桥路线方案、公轨合建模式、跨黄河大桥方案进行比选与设计,相关经验和结论可供相关工程参考。
2022(3):60-63.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3.015
摘要:系杆拱桥成桥状态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桥梁合理施工阶段的确定及成桥运营阶段的安全。现通过对刚性支承连续梁法、最小弯曲能量法和相对刚度变化法在系杆拱桥合理成桥状态确定中的应用的介绍,并通过某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工程案例的有限元分析,对比分析了不同计算理论下的吊杆、系杆和拱肋内力和系杆位移状态,结果显示相较于其它两种方法,相对刚度变化法均能实现拱桥结构性能最合理状态。
2022(3):64-68,73.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3.016
摘要:预制拼装桥梁主梁横向接缝常采用钢筋交叉搭接的桥面板湿接缝形式,但是这种连接方式的计算方法有待完善,正常使用性能尚无试验数据基础。因此,通过轴拉试验揭示不同缝宽、钢筋形式、接缝材料组合下桥面板湿接缝的性能,为理论计算方法提供试验数据,为设计提供参考。
2022(3):69-73.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3.017
摘要:独柱墩桥梁具有结构轻巧、占地少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城市立交和高架上。近年来,独柱墩桥梁倾覆事故频繁发生,独柱墩桥梁结构的稳定性问题越来越受到桥梁管理者的重视。结合南京市独柱墩桥梁抗倾覆加固改造的工程实践,首先确定了独柱墩桥梁加固改造原则;然后,对不同桥型进行加固改造方案比选,优化抗倾覆加固设计;最后,对桥梁特征状态1和特征状态2情况下如何进行改造进行了总结。
2022(3):74-76.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3.018
摘要:我国四成以上的国土位于地震烈度7度及以上地区,随着交通基础建设的快速发展,桥梁建设不可避免地会跨越高地震烈度区,甚至是活动断裂带。落梁已成为地震发生时最常见和最严重的桥梁破坏形式之一,因此跨断裂带桥梁的设计在充分进行结构抗震分析的基础上,必须要进行防落梁设计。结合王家村特大桥防落梁设计提出了跨断裂带简支梁桥的三级防落梁系统,包含支座系统、限位装置系统和防落梁长度系统三部分。该系统采取“三级设防”的策略来防止主梁坠落,可为高烈度区,尤其是跨断裂带简支桥梁的防落梁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2022(3):77-79.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3.019
摘要:随着预制装配技术在国内的蓬勃发展,预制混凝土小箱梁得以大范围应用。预制混凝土小箱梁中横隔板大大增加了现场施工难度、施工时间及工程造价。中横隔板的必要性有待进一步探讨。以30 m+30 m简支变连续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工程实例为研究基础,采用虚拟横梁单元法,建立三维Midas Civil 有限元模型,对中横隔板对结构内力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设置中横隔板对小箱梁边梁活载挠度、弯矩影响不大,使小箱梁边梁腹板变厚处产生更不利剪力及对应扭矩,从而对小箱梁最小截面抗剪扭承载力验算更为不利。
2022(3):80-82.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3.020
摘要:基于捷运大道(经九路—九乡河东路)建设工程设计中遇到在运营地铁上方新建桥梁设计的情况,对设计中遇到问题以及应对方法进行整理总结以及对施工提出要求,便于其他项目的借鉴,在桥梁设计时考虑降低施工困难度,少走弯路,同时在该项目的基础上继续补充完善。
2022(3):83-85,89.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3.021
摘要:为了确定提标调蓄设施布局方法,选择了排水特点各异的三个排水系统,研究调蓄设施布局的一般规律。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提标调蓄设施的布局主要取决于排水系统的积水位置,将调蓄设施设置于积水位置上游处可获得良好的积水削减效果。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以积水削减潜力为准的调蓄设施布局评价指标及相应的调蓄设施布局规划设计方法,为提标调蓄设施的规划布局设计提供参考。
2022(3):90-92.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3.023
摘要:以天津市外环线东北部调线排水工程为例,结合天津市快速路特点,介绍了快速路排水系统划分原则;雨水系统设计标准的选取原则;出水口、桥头变坡点收水、高架桥区排水、穿越公路排水管道等要点的设计方案,以对天津市快速路排水设计提供参考。
2022(3):93-96.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3.024
摘要:拟建钟桥水库为小(1)型水库,对工程建设的必要性、任务进行分析,提出库区土方开挖、回填方式减小工程用地,通过用地、泥沙淤积、水工布置、供水、防洪及投资等多个因素比选,确定水库的特征水位,可可为其他地区同类水库建设提供参考。
2022(3):97-100.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3.025
摘要:选取上海市已建成运行规模最大的排涝泵闸为例,采用材料力学法、材料力学与刚体平衡结合算法、有限单元法计算,研究了软土地区折线形底板基底应力在折点处的应力集中现象,分析得出折线形底板基底应力分布特性;通过对基底应力在不同上部荷载、折线倾角、地基弹模等影响因素下的敏感性分析,总结变化规律,为类似工程结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2022(3):101-103.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3.026
摘要:污泥产量可根据经验污泥产率和污水处理量测算,但由于进水水质变化,运行控制不同,同一污水厂的污泥产率会因季节更迭而有所不同。通过对杭州市四座典型污水处理厂的调研研究,先分析了污泥产率随季节变化的规律,然后从进水COD浓度、SS浓度以及运行水温三个角度深入探究了污泥产率的具体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各污水厂春季污泥产率高于其他三个季节,夏季和秋季(6月至11月)污泥产率相对较低;污泥产率与进水COD有较大相关性,且随着进水COD值的增大而增加;进水SS浓度高时,污泥产率相应较高。
2022(3):104-107.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3.027
摘要:污水厂污泥未实行规范填埋期间,大量的污水厂污泥倾倒在简易填埋场,随着时间推移,填埋场的稳定性和环境污染倍受关注,如何安全稳定异位处置填埋场污泥这已经成为新的环境问题。针对这种问题,采用清淤机器人膜下清淤的技术对污泥库中的污泥进行取泥中试试验,探讨清淤机器人膜下清淤的技术对填埋场污泥进行处理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清淤机器人膜下清淤技术适用于填埋场污泥取泥工艺;填埋场污泥库区过大可采取分区域取泥;可采用中间缓冲池过渡提高出泥的稳定性;膜下取泥需进行多重除杂工艺便于输送及后续处置。清淤机器人膜下清淤的技术是填埋场污泥异位处置的有效途径之一,对于深层污泥的取泥技术要求还需进一步研究。
2022(3):108-110,118.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3.028
摘要:基于适合输水系统无压流和有压流联合模拟的特征隐式格式法,考虑进口箱涵段、箱涵渐变段、隧洞段和出口箱涵段的水力特性,推导得到相应的特征边界条件,建立现状隧洞系统的瞬变流分析模型,用于系统的恒定流和非恒定流计算分析,着重分析在典型水位组合下系统的过流能力和典型断面的水力特性。
2022(3):111-113.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3.029
摘要:水源地保护区对桥面排水设计提出的要求较高。通过工程设计实例说明了跨水源地保护区的桥面径流收集处理系统的设计过程,对特大桥梁的桥面径流收集处理系统提出了比选方案,解决排水与环保问题的同时,对桥面纵坡和结构形式提出了合理的设计建议,对类似项目的设计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2022(3):114-118.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3.030
摘要:重力式锚碇是典型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的水化热应予以严格控制,避免产生温度裂缝。以郭家沱大桥锚碇为例,在施工前进行水化热分析,制定相应的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经现场监测,各项指标均满足标准限值,未出现混凝土温度裂缝,证明温控措施有效,确保了锚碇质量。
2022(3):119-123.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3.031
摘要:龙东大道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是上海市快速路网系统中重要的东西向通道。其中,外环路节点是龙东大道重要的交通节点,拟改建为枢纽型全互通立交。根据该节点改造前的交通流量调查,结合立交改造的设计方案,设计了分阶段封闭和全封闭2种施工筹划方案,并从影响施工的工期、交通影响等角度出发,对这2种施工方案进行了比选,最终选择了效益最大化的全封闭施工方案;同时根据施工方案,针对进出外环的车流量分别设计了施工期间交通组织。
2022(3):124-126,138.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3.032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人口呈现日益增多的趋势,机动车保有量显著提升,城市交通日益拥堵。高架快速路由于具备占地小,立体化交通功能强大等优点而被广泛采用。而城市高架桥施工对现状交通必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开展高架桥结构无支架施工设计的研究,旨在探究出不同结构形式及施工方案在高架桥建设中的适用特点,可为今后类似结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2022(3):127-130,140.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3.033
摘要:挠度是连续刚构桥悬臂施工控制的重要对象,其实测值受多个因素影响。从实测挠度中获悉反映结构受力的真实挠度,对其施工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改进的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算法从挠度实测值中提取出真实信号,预测待浇梁段的挠度变化,并调整施工预拱度,使施工实际状态逼近理论计算轨迹,达到施工监控的目的。通过实际工程的应用,证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2022(3):131-133,143.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3.034
摘要:经过现场实地勘查发现,上海中环高架桥梁支座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病害问题。如果放任桥梁支座病害进一步发展,可能会影响到车辆安全通行。为了解决桥梁结构的安全隐患问题,提出利用500 t三连杆超薄千斤顶单墩顶升技术快速更换病害支座。此法更能适应中环高架上垫石至墩顶净空低、墩顶千斤顶布置面狭小、顶升力需求大等特点,且可以有效节约成本,对原桥结构损伤,乃至交通组织影响降到最低。
2022(3):134-138.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3.035
摘要:摘要:经过现场实地勘查发现,上海中环高架桥梁支座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病害问题,如果任意放任桥梁支座病害进一步发展,可能会影响到车辆安全通行。为了解决桥梁结构的安全隐患问题,提出了利用500T三连杆超薄千斤顶单墩顶升技术快速更换病害支座,此法更能适应中环高架上垫石至墩顶净空低、墩顶千斤顶布置面狭小,顶升力需求大等特点,且可以有效节约成本,对原桥结构损伤,乃至交通组织影响降到最低。
2022(3):139-140.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3.036
摘要:介绍了T梁桥的横向加固方法,并结合武汉市某大桥加固案例,对如何将旧T梁桥翼缘铰接变为刚接、横隔梁如何加固以及新增预应力横梁等横向加固方法的应用及加固效果进行了具体介绍,可为同类T梁桥加固提供参考。
2022(3):141-143.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3.037
摘要:随着国家高铁建设的逐步推进,高铁站的建设数量不断增加。当高铁站房先于地下车库实施时,地下车库基坑施工需要保证先期实施站房的施工空间及结构安全性。介绍了邳州铁路综合枢纽的基本情况后,对地下车库的围护进行了探讨,最终确定了双排桩的围护方案。通过分析不同桩长、桩径、桩间距对桩顶侧移的影响,确定了合适的围护桩参数,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双排桩满足了地下车库的工程需要,能够为类似工程提供很好地借鉴。
2022(3):144-146,167.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3.038
摘要:以某在役轨道交通矮塔斜拉桥的检测与评估为例,通过对矮塔斜拉桥受力特点的分析,确定了定期检测中矮塔斜拉桥的检测重点。主梁、主塔和墩柱的恒载几何形态测量表明,该矮塔斜拉桥整体保持稳定的状态,主梁跨中有沉降的趋势;通过桥梁自振特性、斜拉索索力和动位移的测试,明确了该桥的动力特性和动力响应;通过外观检查,明确了主梁主塔混凝土结构的病害和斜拉索锚头的现状。该项目的检测流程和检测方法可以为类似轨道交通桥梁的检测评定提供参考。
2022(3):147-151.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3.039
摘要:依托津石高速天津西段生态护坡工程的实际项目,设计开展滞洪区路基边坡稳定性监测试验和生态性监测试验,对边坡稳定性和生态性效果进行验证分析,为滞洪区路基边坡生态护坡设计施工提供技术参考和实践经验。研究结果表明:新型生态护坡的稳定性和生态性效果优于传统护坡,新型生态护坡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022(3):152-155.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3.040
摘要:为了合理评价某高速公路工程潜在滑坡体对桥梁桩基础工程安全影响,通过实地调研,提出影响冲沟区桥梁桩基础工程安全的因素有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即桩基位置、桩基周围弃方弃渣、施工规范程度、监测意识、防护措施、桩周岩土性质、相对高差、坡度、植被覆盖率、日最大降雨量、地震烈度等;进一步结合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分析法、专家打分法等,对桥梁桩基进行了安全评价,确定了依托工程安全程度等级为“Ⅱ”级,即危险度为中等。相关结论可为依托工程提供针对性指导。
2022(3):156-159.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3.041
摘要:随着我国逐步推进预制节段拼装结构的应用,灌浆套筒作为节段拼装可靠的钢筋连接方式,广泛应用于桥梁建造中。现介绍目前钢筋套筒连接使用中容易产生的缺陷及其影响。针对这些问题,介绍了几种主要检测方法,对其检测原理进行简要阐述,总结检测效果及其适用范围,并归纳现有规范中对于这些检测方法的要求。同时,对于套筒连接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以实际工程项目为例提出了一些监控措施。
2022(3):160-163,171.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3.042
摘要:以上海市某商办楼基坑项目为背景,针对基坑开挖过程中对周围地表沉降、地连墙、水位、围护结构的影响,进行开挖过程中全程监控量测并分析其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周围地表沉降随基坑开挖深度不同沉降增加的速率不同,开挖基坑上半部分沉降较慢,开挖到中下层沉降速率加快;基坑开挖造成地连墙呈两头小,中间大的变形形态,且最大变形处位于基坑最底处;基坑开挖引起周围地下水位迅速下降,底板浇筑结束后,随着地下结构回筑,内衬墙封闭施工完成,坑外水位出现回升直到最后稳定;支撑轴力随着基坑开挖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基坑底板浇筑完成后支撑轴力逐渐稳定。
2022(3):164-167.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3.043
摘要:以天津-潍坊高铁双线海河隧道下穿既有市政桥梁工程为依托,为探究盾构施工过程对地表沉降及市政桥梁桩基变形的影响规律,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GTS NX 对盾构开挖全过程进行模拟。模拟结果表明,高铁隧道开挖至市政桥梁附近时地表沉降速率变大;地表沉降量最大的位置并不是桥梁桩基附近;在地质条件不好的情况下,隧道穿越桩端位置时,桩基础容易发生向内的倾斜,同一排桩的位移值基本一致,桩端的水平位移大于桩顶,且同一个墩台下的前排桩的水平位移小于后排桩、竖向位移大于后排桩。
2022(3):168-171.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3.044
摘要:地铁盾构隧道下穿软弱土层既有人行天桥钢筋混凝土桩基,设计中采用扩大基础对人行天桥桩基进行被动托换,同时在有限的桥下空间采用松木桩加固扩大基础底部软弱土层,结合加强盾构管片配筋、设置地面临时托换支架等措施,确保盾构机直接切削桩基通过后,地面天桥满足正常使用条件、高含筋量混凝土管片的强度及刚度均满足要求。该综合处理方式避免了人行天桥的拆除和二次新建,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2022(3):172-176.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3.045
摘要:依托某地铁区间盾构机分体始发工艺,对盾构分体始发技术进行研究。由于该区间始发空间狭小,只能选择四次分体始发工艺展开盾构施工。工作井作为该区间盾构施工的唯一始发井,设计长度为18 m,且邻近山体,作业空间有限,场地无法满足常规盾构整体始发条件要求,需采取分体始发工艺。通过实践证明,盾构分体始发技术可以解决“小净空、上软下硬地层盾构始发”的难题,降低盾构始发条件限制,优化设计,减少征地拆迁,有利于城市轨道交通施工。通过盾构机分体始发技术,可以突破上软下硬淤泥地质和场地狭小的限制,是盾构施工技术的有益补充,对城市隧道工程盾构施工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2022(3):177-181,200.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3.046
摘要:为了研究地基相对密度对土工格室加筋性能的影响,对五种不同相对密度(30%、40%、50%、60%和70%)的土工格室加筋砂土地基和未加筋砂土地基的模型进行载荷试验,研究不同相对密度土体地基的承载力沉降曲线、承载力提高系数、路基变形与基底沉降以及加筋拉应变的分布规律,并对土工格室加筋砂土地基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较大的相对密度范围内,土工格室加筋可以有效地提高地基的刚度、承载力和分散荷载水平;填土表面和砂土路基的变形规律表明,所采用的模型箱和地基的相对尺寸可以克服边界效应,从而达到更好的测试效果。
2022(3):182-185,212.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3.047
摘要:疲劳开裂是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常遭遇的病害之一,而其与桥面铺装刚度较大使得关键细节应力幅过大密切相关,因此,利用UHPC提升桥面铺装刚度是缓解疲劳应力的重要手段。为研究实际车流作用下的关键细节的疲劳性能,以跨沿洛河某公路斜拉桥为例,开展了钢-UHPC组合铺装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构造细节的应力影响面分析,并利用监测记录的实际车流对构造细节进行加载分析,获得其应力谱;基于Miner疲劳损伤等效原则计算得到了最大应力幅、等效应力幅及疲劳加载次数。结果表明:采用UHPC加固桥面铺装将显著降低构造细节应力,并改善了构造细节的力学行为,显著降低了面板上构造细节的应力幅,使得纵肋-面板焊缝构造细节和面板对接焊缝构造细节所记录到的最大应力幅均小于常幅疲劳极限。
2022(3):186-189,222.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3.048
摘要:为了研究热养护对矿物掺合料高性能混凝土后期强度和微观结构的影响,不同恒温时长、不同恒温温度养护下矿物掺合料高性能混凝土进行强度试验和孔结构分析。结果表明:与标准养护相比,热养护能快速提升混凝土早期强度,但热养护温度越高、时间越长,混凝土后期的强度损伤越大,孔隙率也越大。80℃热养护48 h后转标准养护28 d的强度损失为50℃的4.4倍,总孔隙率为1.091倍。与标准养护和自然养护相比,后养护方式采用Ca(OH)2饱和水溶液养护,对热养护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和孔径分布有一定的改善。
2022(3):190-193.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3.049
摘要:关于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与普通混凝土(NC)黏结界面的试验研究较多,但如何在有限元软件中进行有效地模拟并进行相关参数分析的研究仍较少。利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采用黏聚力单元以模拟UHPC与NC黏结界面的有限元模型,并通过修改黏聚力模型参数分析不同界面粗糙程度下UHPC-NC界面的黏结性能。建立直接剪切、斜剪试验有限元模型,且利用摩尔库伦强度理论反推界面摩擦系数。结果表明,通过黏聚力单元模拟UHPC-NC界面能很好地反应实际的受力性能。
2022(3):194-196.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3.050
摘要:为研究层间界面污染情况对沥青铺面整体使用性能所产生的影响,采用由不同类型混合料复合而成的、含有层间界面的复合沥青小梁,进行抗剪强度试验和四点弯曲疲劳试验;以机油污染和黄土污染作为污染源,调整污染量,用于模拟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污染情况,并对其在不同工况下的层间抗剪强度和整体疲劳寿命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1)就各类影响层间抗剪强度因素的敏感性而言,机油污染的敏感性要高于黄土污染;(2)同等试验条件下,随着污染量的增加,复合小梁的疲劳寿命显著减小,一定程度后逐渐趋于稳定;(3)在相同污染量工况下,机油对于层间黏结性能的影响要大于黄土污染对其产生的影响;(4)就弯曲劲度模量损失量而言,当污染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复合小梁的层间黏结性就会丧失。
2022(3):197-200.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3.051
摘要:针对某地公轨合建工程35+50+35 m大跨“槽型+箱型”组合截面连续混凝土梁结构体系特殊、受力行为不明确,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实体模型,研究其受力行为,并对设计提出建议。研究表明:一是“槽型+箱型”组合截面满足平截面假定;二是组合截面槽型、箱型部分纵向不同截面、同一截面边或中腹板剪力分布存在显著差异;三是槽型部分边腹板与底板衔接处应力集中明显;四是槽型部分边腹板与底板衔接处应加强配筋、桥面板悬臂根部及跨中配筋可取包络设计。
2022(3):201-204.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3.052
摘要:为研究多排组合剪力连接件栓钉直径、贯通钢筋直径、开孔孔径、开孔孔数对抗剪承载力和荷载-滑移曲线的影响,使用ABAQUS软件建立组合剪力连接件模型,通过与现有试验对比验证其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建立多排组合剪力连接件模型进行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增加开孔孔数、开孔直径、贯通钢筋直径、栓钉直径均可有效提高组合剪力连接件的抗剪承载力。其中,开孔孔数在4以下时,各孔之间不会互相影响,承载力随孔数线性增加;贯通钢筋直径在16 mm以下时,对组合剪力连接件的承载力影响较小,当直径从16 mm增加至20 mm时,构件承载力有明显提高;栓钉直径与承载能力之间并不是线性增加关系。依据叠加原理,建立了多排组合剪力连接件承载力计算公式,其计算值与数值计算结果吻合良好。
2022(3):205-208.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3.053
摘要:为解决在盾构法预制拼装隧道内做超前探水预报的技术难题,系统开展地球物理场理论研究,论证各种方法的优劣,并针对盾构隧道管片衬砌结构开展实验,改进超前探水预报探测方法,为超前预报人员提供参考。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对CFC法的观测方式进行改进,避开了隧道内金属机具等产生的电磁干扰,对盾构机刀盘前方围岩含水情况进行综合预报。
2022(3):209-212.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3.054
摘要:城市地下通道畅通可靠度的分析和计算对城市道路路网的畅通性和安全性意义重大。通过分析现有研究成果,对城市地下通道运行特点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几种关于城市地下通道畅通可靠度的计算方法,分别为基于地下通道功能函数、饱和度、车流密度和交通流统计。以武汉东湖通道为例,证明算法计算得到的东湖通道畅通可靠度与实际调查得到的交通状况一致。结果表明,利用畅通可靠度分析城市地下通道运行状态具有实用性。
2022(3):213-216.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3.055
摘要:针对城市复杂环境地下互通立交工程施工技术难度高、工期紧、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周边重要基础设施繁多、施工人员管理要求高等特点,探索了项目数字化建造的总体实施路线,并依托淞沪路-三门路下立交工程,开展了基于三维精细化模型的方案筹划、干涉检查、重点工艺施工模拟及多源数据整合应用,为项目建造提供有效施工指导,同时研究开发了智慧工地数据集成管理平台,实现现场智能监管,有效提升了项目施工建造管理水平。
2022(3):217-222.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3.056
摘要:随着桥梁技术的不断发展,拱桥的形式日新月异,使得设计工作难度大大增加。现以深汕大桥工程为案例,在深化设计阶段基于参数化、模板化设计思路应用达索3DE平台(2015X)建立包括主拱、主梁、吊杆、墩台基础、桥面附属工程等结构的一整套组合梁拱桥梁构件库,并完成了全线桥梁的BIM建模、基于BIM模型辅助设计校核、与结构计算分析的对接、对模型构件进行统一编码,提取构件信息,结合GIS的数字沙盘,并形成一套完整的数字化交付成果,为向施工阶段和运维阶段传递数据提供了基础。
2022(3):223-227.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3.057
摘要:随着5G、AI、云计算、物联网等高新技术的日益成熟,基础设施行业迎来数字化转型快速发展期。鄂州花湖机场作为民航四型机场的示范项目,项目开展初期就要求各参与方大力推行机场数字化建造,为四型机场的建设积累实践经验,助力新时代中国机场的高质量发展[1]。以鄂州花湖机场市政配套工程为例,重点讲述本项目市政配套工程设计阶段利用BIM技术实现全专业BIM正向设计并基于数字化孪生模型展开各项应用,为数字化机场的建设提供基础数据支撑[2]。
2022(3):228-231.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3.058
摘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市泵闸面临的周边环境越来越复杂,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先进性和整体协调性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结合海口市一大型城市泵闸EPC工程,采用BIM技术对周边环境及泵闸工程进行建模,并通过模型数据对周边环境影响以及施工方案的可实施性进行分析,验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为其他地区城市泵闸工程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2022(3):232-236.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3.059
摘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市泵闸面临的周边环境越来越复杂,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先进性和整体协调性显得越来越重要。结合海口市一大型城市泵闸EPC工程,采用BIM技术对周边环境及泵闸工程进行建模,并通过模型数据对周边环境影响以及施工方案的可实施性进行分析,验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可为其他地区城市泵闸工程提供参考。
2022(3):237-240.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3.060
摘要:深入地研究兴化市综合管廊的特定建设条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远景方案与近期方案,以及新区先行、弹性发展的策略,一定程度上降低综合管廊建设成本,更加贴近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更富有弹性,对具有类似特征的城市具有更强的借鉴意义。
2022(3):241-245.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3.061
摘要:通过介绍江南中心绿道武九线综合管廊工程,阐述在城市中心城区建设大断面的综合管廊工程的思路和方法,介绍综合管廊穿越轨道交通、桥梁和现状明渠等工程设计,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给类似工程项目提供参考。
2022(3):246-249.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3.062
摘要:针对地基变形特征及其引发的大型污水处理池混凝土结构破裂渗漏风险,研究人工降水、开挖与桩基加固、滨海潮汐地下水渗透等条件下的地基变形特性,并建立地基变形基本方程及多因素综合影响下的统一函数表达式。结合上海白龙港污水处理厂工程,分析工程区域施工及环境因素可能产生的地基变形及其对结构受力的不良影响。结果表明:(1)地基变形曲率对结构受力产生直接影响,曲率半径越小,结构的附加应力越大、致裂风险越高;(2)结构高度越大,对地基弯曲变形的反应越敏感;(3)结构抗弯刚度突变处,应力集中程度高、局部应力超限风险增大。
2022(3):250-252.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3.063
摘要:在地下空间结构中,外墙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工程造价及结构安全。在构建整体模型中,通常假定地下大空间楼板为平面内无限刚。但对于楼板存在边跨开洞、不连续、板墙刚度比较小等情况,外墙与楼板连接处仍采用铰接则不符合板墙实际受力。在实际工程中,当楼板平面内刚度相比外墙抗弯度较小时,深埋地下结构外墙的跨中弯曲变形及支撑薄板平面内变形较大,会引起外墙内力的重分布,若不考虑则会引起较大的计算误差。因此在板墙计算分析时,结构外墙的边界条件实际为刚度变化的弹簧支座,在设计上应依据有限元计算结果采用相应的加固措施。基于日照综合客运站北广场地下空间建筑工程对地下室外墙进行有限元计算,提出深埋大空间结构外墙结构设计优化方案。
2022(3):253-255.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3.064
摘要:通过工程实例,分析了四川某大型全地下刚性填埋场结构设计的要点。结合工艺设计需要将扶壁式挡土墙和箱型截面悬臂式挡土墙运用于全地下刚性填埋场中,并分析了两种挡土墙结构在填埋场中的受力状态,为截面设计选型和配筋设计提供充分依据。根据场地条件,将填埋场底板依据受力情况的不同进行分区设计,兼顾经济性和工程可靠性。
2022(3):256-259.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3.065\
摘要:以上海市杨高路隧道项目深浅坑基坑设计为例,采用Plaxis有限元软件和同济启明星设计软件对基坑围护结构进行建模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上述2种软件得出的深浅坑围护桩内力和变形计算结果要大于最终基坑实测结果,说明此设计方法安全可信。
《城市道桥与防洪》杂志
地址:上海市中山北二路901号 邮编:200092
电话:021-55008850 邮箱:cdq@smedi.com
版权所有:城市道桥与防洪 ® 2023 版权所有